关峡乡:民族团结促发展 苗乡处处绘新篇 来源:绥宁党建网 作者:李深德 刘海平 郑江 更新时间:2023-11-17 阅读:9961次 |
||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关峡苗族乡,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翠绿的罗汉果、葡萄园、中草药基地,一座座靓丽的村庄,一个个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工地。曾经“满山石头坡,致富门路少,贫困人口多”的苗族乡,呈现出一幅幅日新月异、令人振奋的发展图景。 关峡乡下辖9个行政村、164个村民小组,全乡共8177户、25065人,居住有苗、侗、瑶、汉等多个民族。“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各族群众实实在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红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就是最好的民族团结教育!”关峡乡党委书记刘桂林说。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极大地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近年来,关峡苗族乡在绥宁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直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摆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研究、谋划、推动,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全乡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把宣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形成了全乡各民族家园共建、产业共促、文化共融、和谐共存、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关峡乡花园阁村,过去当地群众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投入大、产出少、收入低。近年来,该村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党建为引领,以村庄规划为指导,以打造景观为核心,以发展产业为带动,以绿美建设为抓手,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千亩荷花园、特色冬枣采摘体验园、罗汉果产业示范园、生态种养殖基地,挖掘开发农耕文化、苗族文化,有力推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人在景中游,景在村中留”。如今,花园阁村高颜值的生态环境早已美名远扬,先后入选湖南省美丽乡村、 最美少数民族村镇、文明法治村、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享受着优美生态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村各族群众正团结携手,迈向全面小康。因为我们产业发展得很稳定,村里适合种植草果的地方,基本已经种满了,这就是我们巩固脱贫成果的保障,是全面小康的坚强基石。”关峡村党总支书记李茂清坚定地说。关峡村聚焦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组织村民大力发展黄精、葡萄等产业,实现农户直接受益,2022年,关峡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8000元。 “产业发展了,收入增加了,各族干部群众比进步、促团结、谋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民族团结的氛围日益浓厚,精气神一天比一天好。”花园阁村党总支书记段汝清说,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村民都主动参与围建篱笆步道、清理生活垃圾、修缮公共设施、打造美丽庭院等美丽乡村建设和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现在,所有农家的院坝都干净整洁,人畜分离、牲畜集中圈养,屋内也布置得井然有序,形成了人人参与、家家行动、共抓共治的浓厚氛围,有效提升了村庄精细化管理水平,扮靓了人居环境,提升了乡村颜值。花园阁村的美丽蜕变是该乡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携手奋进的一个缩影。 关峡苗族乡始终坚持以发展促团结,结合“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以每户有一个产业支撑为目标,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乡产业项目共种植草果6000亩、油茶3200亩、养殖中蜂2600箱,逐步形成了“一茶一草一蜂”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产业布局。 如今,关峡苗族乡家家户户有产业,村村寨寨环境美,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关峡乡将坚持以建设美丽、生态、宜居乡为宗旨,依靠独有的自然风光,打好旅游经济这张发展牌。同时,坚持不懈改善民生,建设一批事关全乡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着力让各族群众“走上水泥路、喝上安全水、用上稳定电、搭上互联网”,享受到更多民族政策红利,持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