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乡:党建引领写好乡村振兴“三篇文章” 来源:绥宁党建网 作者:杨亚林 更新时间:2023-3-3 阅读:14749次 |
||
夜幕降临,漫步水口乡公溪河畔,美丽的庆丰桥横跨两河交汇处,老人在闲聊,年轻人在公园载歌载舞,小孩在互相追逐嬉戏,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办好农村事、实现乡村兴,关键在党建引领。近年来,水口乡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路径,坚持以党建为魂、能力为本、发展为要,把党建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成果,努力实现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做强人才培育文章,文化“软实力”变乡村振兴“硬环境”
“让担当作为者来,让攻坚克难者干,让实绩突出者上。”2月14日,水口乡举行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竞聘演讲会。会上,多名乡机关干部围绕竞聘岗位,结合个人特点、优势所长、工作成绩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展开激情演讲,台上慷慨激昂,台下掌声阵阵。 在人才培育上,该乡紧盯干部培育,在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上下功夫,创新性实施“岗位竞聘 双向选择”制度,同时,把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作为磨砺和锤炼基层干部队伍的主战场、主平台,带动各级干部勇挑重担、竞相出彩。2020年以来,该乡共有9名干部得到上级组织部门的提拔重用,其中进一步使用干部5人。 “现在白天繁忙的工作结束之后,我喜欢在农家书屋里看一些种植管理技术相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种养水平。”田凼村村委委员黄玺说。 据悉,为充分发挥好每一个基层党支部的作用,水口乡党委着力提升驻村干部帮扶能力,创新开展“比学赶帮超”等活动,转变和改进干部队伍作风,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双带”作用。 截至目前,水口乡通过“领头雁”工程共培养“领头雁”20名,表彰“创业致富示范基地”4个、党员“领头雁”先进典型10人。通过遴选培养、政策扶持、举办培训班、授牌表彰等措施,力争实现村村都有“领头雁”,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做好人居环境文章,“昔日山旮旯”变“宜居养生好去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方能凝聚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磅礴力量。 近年来,水口乡先后获评2020年度河长制工作先进单位、邵阳市文明乡镇、2021年度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先进单位、2021年度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荣誉的背后,正是水口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建强基层组织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曾几何时,水口乡只有“官水”公路一条向外交流的主道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与相邻乡镇交流,导致百姓生产生活不方便,发展不能形成合力,影响了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 水口乡全力推进交通建设,先后完成了“官水”公路扩建,“水联”公路建设,水口乡至瓦屋塘镇枫门岭公路建设,水口乡至长铺子苗族侗族乡黄泥井公路建设,水口乡至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公路建设。五条公路似五条经济命脉一般,不断给水口注入活力,“昔日山旮旯”变“交通枢纽地”。 春风吹来满眼春。如今,走进水口,入目皆是绿,清澈的公溪河河水蜿蜒于宽阔的水泥马路与山水田园之间,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其乐融融的千家万户,在绿水青山之间散发着勃勃生机,昔日的“山旮旯”早已成为“宜居养生好去处”。 做足产业发展文章,“生态资本”变“绿色财富”
水口乡总面积14.4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2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2.7%,森林蓄积量42.7万立方米,楠竹林总面积6万余亩,楠竹立竹数全县排第一,是绥宁县有名的“楠竹之乡”,现有楠竹加工企业近10家。 2022年,水口乡结合县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楠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多次外出考察调研,实施茅坪村楠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投资50万元,建设高标准楠竹示范基地,实施楠竹低产改造300亩左右,建设周期5年,预计可实现纯利润10.1万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左右。 为加快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速度,水口乡大力扶持培育合作社、引进项目,带领合作社相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筹集资金,深入推广“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种养、“林下经济”、楠竹加工等特色产业,着力构建“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支撑链”“振兴链”的新格局,持续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效能,着力将“生态资本”转化为“绿色财富”。 2022年,全乡6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平均收入达到15.14万元,其中新哨村和水口村收入超20万元。 “国家连年出台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作为乡党委书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继续带领全乡结合水口乡楠竹资源丰富的地域特点,持续壮大集体经济,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享受生态红利。”水口乡党委书记朱立明表示。 来源:新绥宁客户端 作者:杨亚林 |